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2023年第11届专业志愿服务周(PBW)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日期:2023年10月27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2023年第11届专业志愿服务周(PBW)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10月24日,2023年专业志愿服务周(PBW)主题活动启动会议在北京举行,活动由北京博能志愿基金会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主办。

今年PBW的活动主题是“构建新型志愿服务,促进现代社区治理”,将围绕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新格局、新模式、新协同、新技术等话题,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创新催化剂和社区治理新途径的视角,构建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与共享协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促进韧性社区建设和包容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博能基金会秘书长吕敏杰介绍,专业志愿服务周(PBW)活动全球专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连续举办10届10年来,已有累计超过300多个伙伴机构、100多位行业专家和专业志愿者参与。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翟雁在主旨演讲中,围绕社会参与瞄准需求资源配置专业有效关键词,剖析了当下专业志愿服务面临的社会痛点,以公益慈善力量和基层社区群众的衔接入手,创新提出新型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路径。

十余年来中国专业志愿服务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彭艳对志愿服务系列丛书之一《专业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做了汇介绍了该书的四个特点,为专业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范式,同时,也盛邀大家积极探讨,共同促进专业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雷文艳线上分享了题为《韧性治理:志愿服务应对社区风险的价值意涵、行动逻辑及优化路径——基于“i will安心志愿行动”的个案研究》的内容,提出了“i will中台”模式在推动社区五个韧性方面的推动作用,反哺公益行业发展。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调研执行组成员、专业志愿者马润雪汇报了《慈善蓝皮书(2023):2022年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的主要内容,从五组指数、四个要素详细阐述了中国志愿服务十年发展情况,并总结了2022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的特征及其成因。

专业志愿服务在各类组织的实务探索中生根发芽、硕果累累,会议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以生动的案例分享鲜活地展现专业志愿服务的实践成果。抖音集团“跳跳糖期遇晨夕公益社团”团长王城锐分享了社区居民反诈科普志愿服务,运用“线下社区大V嘉宾讲座+线上直播”机制开展企业员工公益;蓝蚂蚁行动项目发起人、精诚教育集团副总裁宋维萌分享了社区治理中的“蓝蚂蚁行动”爱心市集活动,在行动中成为专业志愿服务的传播者、儿童健康成长的赋能者、老年志愿服务的支持者;奇点公益理事长、校友经济研究所秘书长李昂达分享其“校友一起去”——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的实践探索,介绍了校友生态志愿服务的内外部特点和模式。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彭艳进行了专家点评,以“案例教学”的再次阐明专业志愿的基本特征、总结实践经验,助力专业发展。

“志愿服务助力韧性社区建设的新机制”为主题的专业志愿服务论坛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宋志强对话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许莲丽副教授及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张懿、大兴区枫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马小娇、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党委书记金坤范、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机构副主任谢乐乐等各领域志愿者代表,分享了专业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广泛探索,直面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围绕志愿服务助力现社区发展和国家治理,通过嘉宾现场热烈对话,探讨新型志愿服务助力韧性社区建设的路径、模式和协同机制。

博能基金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慈善蓝皮书》主编杨团为会议做总结发言。她指出目前非正式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老百姓为志愿服务提供了磅礴的能量,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作为中央和地方、理论与实务、供给与需求间链接了需要更新的路径和平台;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宽加深,不断使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际引进的专业志愿相结合,研究中国道理、积累中国经验、探索中国方法,让专业志愿在中国找到文化理论的根。

博能基金会副理事长、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零慧,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帆,北京市社服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副书记、北京潮商会秘书长李庆等嘉宾为PBW活动致辞国务院参事、博能基金会理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通过视频和大家相见,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国别主任张楠致信祝贺。  

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