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期:2023年07月04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3年6月27日,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来自志愿服务标准提出单位和实务界专家代表参会,基于基层一线志愿组织对标准化建设的需求交流研讨,逐步搭建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标准研制和人才建设的协作机制。

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是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通过对志愿者参与的社会组织VIO(volunteer involving organization)进行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人才能力建设和标准研发资助,支持志愿服务领域的活动组织、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以及行政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以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在致辞中回顾了国内志愿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和路径,并希望通过持续的志愿服务标准化跨界合作,推动社会意识的觉醒,让志愿服务标准真正在实务界贯彻运用。她指出,本次会议旨在自下而上地抓取和培育更多实践经验标准,对下一步推动行业和国家标准申请进行初筛,通过标准化支撑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会议的第一项,志愿服务实务工作者汇报了各自的标准工作成果。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王之昊介绍了以汶川地震十周年、四川青年志愿服务改革、助残志愿服务标准立项为契机的四川省志愿服务标准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提出需要加强志愿服务标准的解读和应用。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系教授钱洪伟对应急志愿服务的队伍管理和标准研制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刘培培提出希望从营养师队伍规范参与志愿公益的角度进行标准建设,并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在标准研制和解读指导方面的支持。

杭州禾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郭华俊分享了组织与社区多主体协同组建的新型基层应急加护网,提出需要通过标准进一步定义和规范应急志愿者的参与内容和工作范围。

重庆市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秦茂华汇报了《青少年志愿服务引导规范》的相关内容和进度,标准面向青少年的公益需求和自我成长,划分不同年龄段进行规范。

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张少平就企业员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的研制思路特点及企业志愿服务标准体系进行介绍,提出相关标准应当尽快产出落实。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运营总监李晓在机构20多年服务志愿服务领袖培育和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愿服务工作者的标准方向,促进对志愿服务从业人员的身份认定达成行业共识。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李静提出专业志愿服务评估标准和志愿服务平台运营基本规范两个标准需求,进一步提升专业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的认知、规范志愿服务线上平台建设,更好地赋能行业发展。

在会议的第二项,来自志愿服务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以上标准研发思路进行了研讨。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主任胡勇慧认为志愿服务标准体系的未来研发迭代可以从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途径进行分类,并从高校角度提出在学术研究、宣贯落地、课程开发等角度参与的可行性。

中国标准化协会副主任工程师郑燕峰认为标准申报的分类维度、与已有标准关联和标准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助理宋煜指出了标准化建设与标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基础性标准与应用型标准、标准和政策法规等四个区别,并提出了要聚焦志愿服务中组织、项目和志愿者三大要素,考虑研发志愿服务标准编制指南,站在更高纬度看待志愿服务标准等三条建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叶鹏飞强调了对志愿服务课程的重视度,分析了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关联,标准出台需要原则性和细化性并行。

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助理、标准技术部主任王天羿认为标准体系应当是自上而下的,各地方标准研制需在统筹中减少交叉重复,进一步强调了标准分类和适用性。

会议最后,全国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瑞芳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热烈讨论,为推动后续标准化工作构建蓝图。王瑞芳提出了志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广泛参与和充分协商的总原则,以及程序化、专业化、技术性、实践性这四点工作要求。

主办方介绍,本次专项行动研讨会进一步探索了标准建设在志愿服务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理论研究、实务经验、专业领域多方协同的志愿服务标准化发展模式更接地气、赋能行业,在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的持续推动下,志愿服务事业将不断健全完善、高质量发展。

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