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本期公益人物:苏有朋
“幸福快乐来自给予”
— —苏有朋
说起苏有朋的公益之路,早在苏有朋还是小虎队成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1990年,苏有朋拍了第一只公益广告—卫生署食品卫生广告,这成为了苏有朋的公益事业的开始。虽然后期小虎队解散,苏有朋单飞,但是,坚持参加公益活动没有改变。2001年,参加香港保护儿童会,出任形象大使,号召人们关爱、保护儿童。2007年,筹建一年多的“苏有朋希望小学”开学,这是一苏有朋名义发起的第一个公益活动,对于苏有朋来说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从此,苏有朋的公益慈善之路得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苏有朋由主动参与跨越到主动发起,真正实现了由“偶像明星”到“公益大使”的转变。
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欧洲时间2009年10月10日,“Boyzone(男孩地带)”主唱之一StephenGately(斯蒂芬·盖特利)在度假时猝死。《Gave It All Away(献出一切)》是斯蒂芬猝死后“男孩地带”发行的第一支单曲。组合其他四个成员“想借这首歌怀念以前大家一起的美好时光,并希望MV的基调不要太过悲伤。”珍惜幸福,拥有快乐;珍惜快乐,拥有健康;珍惜健康,拥有财富;珍惜财富,拥有幸福;愿你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后悔,不要遗憾,珍惜一切的一切。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艺术
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
《善行天下——一个公益经历人的跨国札记》是作者陆波在近几年对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思考的文集,对我国公益慈善发展事业十分具有启示性。
本书收录了52篇文章,约20万字,根据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财富向善”、“他山之石”、“企业公民”和“走出国门”。通过书中作者关于新加坡公益事业发展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借鉴,我们可以领略作者在新加坡从事国际公益事业背后的辛苦,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关心。而作者反复强调的企业公民意识,则让我们感受到当代中国慈善家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中国慈善家群体的迅速壮大和成熟,能够了解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作者书中提到的“走出去”做公益和企业公民意识等等这些理念,这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来说,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你所关心的,都将是新闻热点
一.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启动
7月12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启动仪式暨2017深圳互联网公益分享日在深圳市民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NGO组织、社会创新跨界代表及大赛历届参赛代表等300多人一起深度探讨互联网公益模式下如何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可持续公益慈善生态系统,实现社会的共享、共建与共赢。
本次活动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承办。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陈文清、深圳市民政局救灾救助和慈善处处长钟礼银、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理事长卢德之、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吕成刚、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活动。
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申报工作启动
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正式开始申报工作,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今年大赛以“公益创投,支持有效社会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项目竞赛遴选和资助兼具有效性和创新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以“公益创投”的专业方法,为参赛项目提供成长规划、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系列陪伴成长服务,为参与社会创新行动的组织和团队提供平台式的系统支持,并以“社创种子培育计划”和“拾点公益募捐计划”两大创新举措帮助参赛项目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据介绍,今年大赛报名系统已经正式开放,申报期截止2017年8月10日,参赛申报工作统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dasai.cncf.org.cn)进行。同时,大赛组委会将在北京、香港、苏州、成都、福州、桂林等地举办大赛卓越案例分享和申报推介会。本届大赛提出6项激励措施,包括:一是资助金:向30强项目提供170万基础创投资金(金奖10名各10万元、银奖10名各5万元、铜奖10名各2万元);二是新玩法:向100强项目提供100万元网络募捐激励金(腾讯公益还将提供2亿元配捐资金);三是特训营:向参赛项目提供价值30万元线下集训和线上分享;四是好导师:邀请公益大咖、实务领袖手把手辅导项目提质增能;五是资源库:纳入中国慈展会100亿级慈善资源供给侧优先对接名录;六是助成长:为期一年创投孵化期内提供全方位社群平台和创客基地服务。
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介绍
(1)级别最高、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竞赛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是基于中国慈展会成长起来的品牌活动,作为一个国家级、开放性的公益创投平台,从2012年至2016年连续举办5届,为推动中国的公益创投实践开展了许多前沿探索,资助和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公益慈善项目。5年来,大赛累计参赛项目达4172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累计获奖项目达290个,福彩公益金投放资助金1350万元,带动社会化项目资助金达4200多万元,成为中国级别最高、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公益慈善项目竞赛活动。
(2)慈展会常态化运营的有力实践
作为活动关键环节,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正式启动备受全国瞩目和期待。前不久,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自今年开始中国慈展会举办周期调整为两年一届,今年轮空,但中国公益慈善资源对接平台、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等工作将持续开展,为中国慈善事业提供常态化服务。大赛的如期举办即是慈展会常态化的有力实践,而且还将通过与99公益日全面衔接,推动互联网化的公益慈善资源平台建设。
(3)全国首创“有效社会创新五阶评价体系”
本届大赛以创新有效性为主要评审导向,最大权重考量项目能否以创新方式有效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要求项目的出发点有强针对性,项目的开展有可参与性,项目的实施有管理科学性,项目的策略有社会创新性,项目的远景有推广复制性。在评价标准制定上,大赛组委会经过深入论证提出国内首创“有效社会创新五阶评价体系”即:一是针对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二是产生显著且可测评的效果;三是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高效率;四是避免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五是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和运行模式。
(4)全国首创公益创投社群服务平台
大赛将建立国内首创的公益创投社群平台,集结大赛资助的100强公益项目,利用“公益啦”多功能全方位集成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在1年项目执行周期中建立“日常辅导、资源对接、活动发布、志愿者管理、进度痕迹、服务对象评价、项目互动、竞争排序、产出测评”等全方位的社群服务。通过社群服务带来的“化学反应”,实现项目常态化陪伴成长和痕迹管理,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二. 2017公益APP排行榜
近些年来,互联网+公益为国内的公益事业带来了诸多影响。由腾讯发起的99公益日早已成为标志性事件,而微博上的冰桶挑战、免费午餐、随手拍解救走失儿童等公益活动,已进一步让公益成为每个个人可以实现的行为。
同时,国人对公益的认知也在逐步改观。比如,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仅仅是财富的守护者而不是财富的独占者”;对于公益行为本身的认知:公益是自发的,捐赠不是施善,而是因为人人都需要且自发地具有一种公益共识,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安定的守护者。在公益发展的趋势下,公益类APP成为了重要的推动平台。它们为用户创造便捷、有趣的公益参与平台
通常公益类APP有这样一些思路:
为了更好地连接个体与公益性机构或组织,唤起对公益感兴趣的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参与公益的人更方便地捐赠并能够及时得知捐款等去向,同时获得最新的一些公益项目信息;将趣味性与公益结合起来,比如通过游戏、分享等行为使用户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将公益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如通过走路、跑步、骑自行车等行为便可换取捐助;尊重并注重公众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应用平台上集中起相应的环保食、其它消费品品牌或企业……
国内公益APP的形态还不够多元,然而仍有不少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群体在不断推动。例如,“米公益”来自于中山大学的一个创业项目,创始团队的初衷是降低公益的门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同时,他们致力于公益的透明度、参与度和理性,使得公益理念和行动得以有效整合。诞生于2013年的“行善”APP则由爱盟公益开发,它将“走路”与做公益结合起来,让走路创造附加值,让普通人也能方便献出爱心。
国内还存在着另一类公益APP,那就是公益众筹。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某个高校学生患了重病,借助相关众筹平台来解救生命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公益众筹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与此同时,公益众筹类APP也因性质界定、信息不对称、可持续等问题受到了严格监管,以保证平台信息及运作的真实、诚信及透明,防止社会爱心变寒心的后果。
2016年11月16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2.0版上线。该系统的顺利上线离不开阿里钉钉团队,而为了保证系统的良好运作,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专门成立了“团圆”公益项目技术团队。
同时,除支付宝、手机淘宝、UC、YunOS操作系统、高德地图和微博外,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百度地图、百度搜索、腾讯QQ、360手机卫士、滴滴出行等多个APP都接入了该系统。
此外,用户已经熟悉的还有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它通过各种绿色行动来参与阿拉善种植树木、保护环境的公益项目。但鉴于这些APP并非专门的公益APP,因此并不收录在本次的榜单中。
旅行,只需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
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终究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相聚,开怀。
提起丹巴,最为著名的应该是丹巴的美人谷,纯天然的美人被这片土地氤氲开来又增添了灵动的多彩艳丽。就此还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4、5月份的桃李竞放固然让人心动,但夏季的丹巴才是真的避暑天堂。丹巴群山环绕,植被茂盛,即使是炎炎夏日最高气温也不过22.5℃。
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中,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还有清澈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健康是最好的天赋
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到底吃什么才更加健康呢?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主要是说,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一.多吃些酸和多吃些甘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欢喝冷饮,喝水多,导致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的食物。
二.补气去火
夏日高温不仅让我们身体不适,还容易导致上火,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关键。夏日祛火的食物包含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新鲜干净
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公益承诺:您每转发一次本文章,众德慈善理事单位:辽宁卓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向众德慈善基金会捐赠0.5元善款,此善款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勿以善小而不为,轻动手指,让世界充满爱心。